您好,欢迎光临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 急诊电话:5271299 咨询热线(工作日):5271700 行政值班(节假日、夜间):5271200 母乳喂养热线:5273700 行风监督:5271207 |
意外窒息最常发生在婴儿期,是我国婴儿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占婴儿意外伤害总死亡的一半左右。婴儿意外窒息大多数是蒙被窒息,1~4岁意外窒息主要是由坚果类食物和果冻等食物卡在喉咙里或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家长和照护者要从改善环境和加强照护两方面做好伤害预防。
一、导致婴幼儿窒息的常见原因:
1.与父母同床睡觉。婴儿窒息死亡原因与睡眠环境有关,如睡软床、沙发及与成人同床等。父母熟睡时手放在婴儿脸上,翻身压在孩子脸上或身上,被子盖过婴儿口、鼻部都可造成窒息。 婴儿与成人同床睡觉是有潜在危险的,许多猝死的婴儿是由于与成人同床睡觉或床上松软的物体所致的意外窒息。
2.松软枕头或床上衣物等捂住口鼻。婴儿的头埋在松软枕头里、床上的衣物或塑料薄膜等捂住了婴儿口、鼻而导致窒息。
3.脖子上链子和绳子绞勒奶嘴或饰物挂在婴儿脖子上。这些链子和绳子缠绕打结绞勒导致窒息。
4.吸食果冻、小元宵、果冻等圆滑食物或物品导致儿童窒息死亡,与其体积形状和包装方式不当有着重要关系。特别是小型杯装果冻的大小与儿童的喉咙相当,当儿童通过挤压,将果冻吃进嘴里不慎被噎住时,就可能导致儿童窒息死亡。果冻布丁软嫩、光滑,奶茶中的小元宵很容易被误吸入喉部,导致机械性阻塞或致喉痉挛。花生、硬糖等食物,药物,以及硬币、笔套、玩具的小零件也是气管窒息的常见原因。
5.乳房堵塞婴儿口鼻。夜间哺乳姿势不正确,卧位哺乳,母亲疲劳入睡后造成乳房堵塞婴儿口鼻。
6.溢奶。吃完奶后仰着睡觉,发生溢奶会吸入气管而窒息。
二、婴幼儿窒息的危险因素
1.年龄:意外窒息主要发生原因是蒙被窒息,绝大多数发生在1岁以内婴儿,多数见于4个月以下婴儿;溢奶窒息主要发生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坚果和果冻窒息主要发生在2~4岁儿童。
2.地区与季节:北方农村冬季寒冷,取暖条件有限,家长常会将被子和棉衣等盖在婴儿头部而造成窒息。
3.给婴儿打“蜡烛包”:意外窒息发生常有衣、被捂闷及保暖过度史,给婴儿打“蜡烛包”等不良行为会增加蒙被窒息的危险。
4.哭闹、嬉笑时吸食食物或药物:嬉笑时吃花生、硬糖以及水果、果冻等圆滑食物,或哭闹时喂药物,容易引起这类食物和药物卡在喉咙或堵塞在气管里造成窒息。
5.危险小物品保管不严:一些危险物品如扣子、螺丝钉、弹子、硬币,以及玩具的小零件,儿童喜欢放在嘴里玩,父母缺乏安全意识,对危险物品的保管不严,儿童将其放在嘴巴玩耍时吸入气管。
三、婴幼儿窒息的表现
1.蒙被综合征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衣、被捂闷造成儿童缺氧、高热、大汗及脱水,进而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
2.气管异物: 异物吸入气管,气管受到刺激,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刺激性呛咳,出现气急、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异物吸入引起机械性气道梗阻表现变化多端,一部分突然死亡,一部分突发呼吸窘迫,另一部分呈现慢性气道梗阻表现。如果异物堵塞大气管,在短时间即可发生窒息死亡;异物落入小气管,上述症状会减轻,出现长期咳嗽、发热,反复出现肺炎 、肺脓肿等。
四、预防与干预
1.提高安全意识,改变不良育儿行为
(1)婴幼儿单独睡一个被子,或让婴幼儿睡小床,父母不要与婴幼儿同一条被子睡觉。
(2)被子不要盖到儿童的鼻子,头上不要盖衣物;冬天给儿童保暖垫被加厚,脚底下放热水袋,上面盖的被子不要太多太大。
(3)不给婴儿打“蜡烛包”睡觉,若打包被要将婴儿的双手放在外面,这样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4)抱起婴儿喂奶,吃完奶后要抱一会儿再放下睡觉,将婴儿身体和头侧向右侧;不能将奶瓶往婴儿嘴里一放,也不看管,造成溢奶窒息。
(5)婴儿哭闹或嬉笑时不要进食、喂药。
(6)不要让儿童将异物、玩具含入口中玩;床边不要放塑料袋、带子等物品。
(7)不给幼儿吃果冻、花生及带壳类坚果,以及有小元宵或小水果块等固体的奶茶。
2.提供儿童安全食品
3岁以下婴幼儿会厌部发育远未成熟,吸食时更容易堵住气管。果冻能导致儿童窒息死亡,避免给婴幼儿果冻产品。
3.加强急救培训,提高现场救护能力
当异物进入喉部时,可发生剧烈咳嗽,异物常被嵌于声门部,顷刻间出现青紫或窒息。急救时首先仔细检查患儿的口腔及咽喉部,如在可视范围内能够发现有异物阻塞气道,可试将手指伸及该处将阻塞物取出。若此处理失败,则可试用拍背法进行抢救。
总之,照护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是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关键。照护者要持续学习科学防护知识,要全日观察并参与婴幼儿的活动,掌握基本的急救原则和方法,确保婴幼儿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予以正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