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急诊电话:5271299 咨询热线(工作日):5271700 行政值班(节假日、夜间):5271200 母乳喂养热线:5273700 行风监督:5271207
护理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护理园地
关注幼儿睡眠,助力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27 15:43:59  作者:护理部  浏览次数:248

睡眠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睡眠不仅促进体格发育,还对认知、情绪、记忆力和注意力发展至关重要。相反,睡眠不足可能引发肥胖、身高增长缓慢、情绪不稳等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指南》等权威资料,为您解读幼儿睡眠的规律与改善方法。


一、了解宝宝的睡眠规律

年龄阶段

睡眠特点

2-5月龄

总共14-15小时的时间,其中夜间9小时,白天小睡5小时。3个月后婴儿可在白天保持更长的觉醒时间。

6-11月龄

总共14-15小时 - 其中11小时夜间睡眠,白天小睡3小时。

1-3岁

总共13小时 - 其中11小时夜间睡眠,白天小睡1~2小时。

上面所说的是一般规律,每个宝宝都会有自身的特点,比如精力旺盛的宝宝每天睡眠时间不到14小时,但他吃、玩、精神状态都良好,妈妈就没有必要纠结睡眠时间差1个小时的问题。

二、睡眠疲劳信号

当孩子发出疲惫信号时,爸爸妈妈应该开始睡前准备了:

1.动作笨拙,反应变慢;

2.打哈欠、揉眼睛、皱眉头;

3.眼神发呆、吸吮手指;

4.哭闹、黏人、对玩具没兴趣等

三、养成睡眠规律有6条规则

1.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讲故事等,持续20-30分钟,帮助宝宝平静下来。

2.早睡晚起,避免过度疲劳:晚上8点左右入睡最佳,过度疲劳反而影响睡眠质量。

3.鼓励自主入睡:避免奶睡、抱睡、摇睡,让宝宝学会自己入睡,减少夜醒依赖。

4.病后恢复睡眠习惯:生病或出牙期间睡眠规律可能被打乱,病后需尽快恢复原有作息。

5.分床睡眠更安全:建议与父母同屋不同床,降低窒息风险,也有助于宝宝连续睡眠。

6.使用纸尿裤提升睡眠质量:夜间使用纸尿裤可减少更换次数,延长连续睡眠时间。

四、常见问题与误区

1.夜醒频繁:6个月前夜醒喝奶是正常的,6个月后可逐渐减少夜奶。

2.早醒:可能与晚上睡太早、晨奶习惯或家长早起噪音有关,需针对性调整。

3.入睡拖延:固定作息、提前安排睡前活动,避免睡前过度刺激。

五、专业建议:

若宝宝存在持续入睡困难或夜醒问题,建议优先尝试行为干预方法,如:

1.渐进式消退法:逐渐减少安抚强度,培养宝宝自我安抚能力。

2.睡前抚触:有助于放松情绪,缩短入睡时间。

3.避免使用安抚奶嘴或白噪声:除非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否则不推荐常规使用。

4.药物治疗(如褪黑素)仅应在医生指导下,作为行为治疗无效时的辅助手段。

温馨提示: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睡眠习惯的培养需要耐心和坚持。如有持续睡眠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儿童保健科医生,获取个性化指导。

让我们共同助力宝宝拥有优质睡眠,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促进研究协作组,【医脉通-指南】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指南

2.江帆,中国6岁以下儿童就寝问题和夜醒治疗指南(2023)


作者:孙迎晖

编辑:石海霞、姜竞倩

审核:姜雪芹、张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