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 急诊电话:5271299 咨询热线(工作日):5271700 行政值班(节假日、夜间):5271200 母乳喂养热线:5273700 行风监督:5271207 |
在儿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静脉通路就是生命线。面对儿童患者的复杂病情,我们需要将传统护理操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床旁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术,不仅为患者争取了生存机会,更为儿童血管通路建立提供了新的临床路径。
2025年4月21日上午,小儿外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6岁的倩倩(化名)。当患儿被送入病房那一刻,这位可爱的小朋友正经历着生死考验:患儿神志淡漠、面色苍白、末梢动脉搏动弱……B超显示:十字交叉征(疝环与疝入肠管相互垂直交叉,呈“十字交叉征”)。术中探查发现倩倩腹腔内有大量红色液体,小儿外科主任立即诊断为“肠系膜裂孔疝”。与倩倩家属沟通后,主任对坏死肠管进行切除并吻合。
手术后,患儿需要长期禁食。然而,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患儿由于年龄小,静脉条件极差,血管细如发丝,穿刺难度超乎想象。而且在外周静脉通路使用高刺激性营养药物治疗,容易因药物刺激导致血管损伤,一旦发生外渗风险更大,不仅容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还可能因为无法及时用药而进一步加剧患者病情,眼下又找不到一条可靠的静脉通路,患者的“生命通道”仿佛被死死堵住。在这个关键时刻,护士长当机立断:联系血管通路门诊准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
![]()
![]()
乳腺科张玲护士长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往病房。首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立即选择左上臂作为穿刺靶血管,倩倩的血管因年龄的原因非常细,穿刺针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在B超引导下顺利将导管送入预定位置,确保这条 “生命通道” 的安全与稳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儿童患者得以在危急时刻获得有效救治。对于新生儿、儿童等小龄患儿而言,抢救过程中的每一次操作都关乎生死,而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静脉通路尤为关键。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的应用,为这些脆弱却珍贵的生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儿童患者置管,安全如何保障?
儿童患者往往伴有血管细、管腔狭窄、爱哭闹等问题,穿刺难度高。传统的外周静脉穿刺容易因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易脱管等。针对儿童患者,医疗团队需采取更精细化的操作,需要个性化评估,综合考量患儿配合程度、疾病状况等,选择最合适的导管型号和置入路径。超声引导提高穿刺成功率。 PICC导管通过超声引导+ECG精准定位,可避开脆弱血管,避免误伤血管或神经,提高穿刺精准度。
PICC导管对患儿具有重要价值:
✅ 一次置管可维持数周至数月,避免每日扎针的痛苦,减少反复穿刺
✅ 避免刺激性药物(如抗生素、营养液)损伤小血管,保护外周血管,降低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等风险。
✅ 危重时能快速输注药物,如升压药、强心剂等,提高抢救效率。
在医学的护航下,年龄不再是生命的绝对壁垒。PICC导管为儿童患者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让他们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多一份胜算。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坚守。妇幼守护——为每一个生命全力以赴!
作者:张 玲
编辑:石海霞、姜竞倩
责编:姜雪芹、张新颖